欢迎访问老网站的知识文库网!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作文范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将恢弘历史细细讲来,既有宏观的角度,也有大量的个人微观视角。那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作文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更多“跨过鸭绿江”的相关文章推荐【↓ ↓ ↓ 】

跨过鸭绿江个人观后感800字5篇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1500字5篇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400字左右

观看跨过鸭绿江学习心得体会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大学生心得900字5篇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1

抗美援朝开战至今七十年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场对外战争。新中国刚刚站立起来,是不会屈服倒下的,抗美援朝的胜举成为中国真正开始走向复兴和强大的心理支撑点。缅怀那段历史,有舍身取义、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屹立不倒的中国精神,有忠诚信仰、为和平和正义的事业浴血到底不胜不归的中国力量,这种精神和力量撑起了今日中国蓬勃发展的中国自信。

“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中国精神。是什么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利?是精良的装备和充足的补给?不是。是一种精神,为了信念和理想,为了国家和人民在自然和现实的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中国精神。永不倒下,永不屈服,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是我们年轻干部应该传承的在任何阻力和困难面前、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想尽一切办法、“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精神。最苦的日子在过去,再难的日子也会过去,要有当年先烈们那种跨过鸭绿江就要决战胜利的革命精神。精神长在,我们就会事业长青、国家安宁、家庭幸福。

“千里黄河水滔滔”的中国力量。浪花淘尽英雄,黄河咆哮的是一股汹涌澎湃的力量。江山英雄辈出,一茬又一茬的新时代英雄承袭着不屈不折的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和伟大。“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前进的步伐”,所有怀揣梦想的人们正汇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如滔滔黄河之水。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愿做那一朵激情的浪花,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奔涌自己的一份力量。心齐山可移,我们有同样的青春的战友一起并肩战斗,我们有党和国家坚实的信仰和决心,我们还有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期盼,这是破除一切坚难,“为了新中国前进”的中国力量。

“风流人物看今朝”的中国自信。看今天的中国,无比激动。我们已敢于在众多领域与世界各国比较,掷地有声地说,我来自中国,我是中国人。祖国已经是伟大的存在,中国的行动牵动着世界。我们有代代相袭、永不磨灭的文化自信,我们有创造奇迹的制度自信,我们还有坚定不移地从实践中总结的理论自信,一路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作为年青一代,相信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永远都是对的,中国未来的发展明朗而光明,我们要做的就是今天立在潮头,任“后浪”一层层跨越而过,传递着精神和力量。

纵怀历史,荡涤着我们的精神;横观今朝,我们正承接和创造新的一段历史。所有烙印上中国特色精气神的历史创举与今日创造,都“很中国”。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2

随着岁末钟声的敲响,我们辞别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这也意味着我们度过了21世纪的前五分之一。岁月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尽管理性告诉我们时光来到了2021年,但强大的记忆惯性却还使我们的思维在不自觉间认为依然身处波澜壮阔的2020年。逆行者的光芒照耀着我们的抗疫道路、扶贫干部的日记记录着全面小康路上的点点滴滴、抗美援朝老兵的慷慨高歌唱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不是只有“抱薪者”一人独行,而是有你、有我、有他,有无数中华儿女共同推动着中国这一列“复兴号”列车在历史的洪流中滚滚向前。

信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鼠年春节的欢声笑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在刹那间陷入对未知的恐惧中。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相继实施,绝大部分人都在自己的家中等待着疫情的结束。但也就是在这关键时刻,随着国家下发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命令,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医生、志愿者等群体在接到马上返岗抗疫的命令之后,立刻结束休假迅速返回工作岗位,与疫情作坚决斗争,而这一战便是数月不息。越在重大斗争一线越是能检验干部,同样的,越是重大困难越能检验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好坏与治理水平的高低。一声令下,举国行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治理体系的高效有力,也展现了全体国民高度的集体意识与公民素质,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防控体系。而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也使我在这一年不止一次地听到村民讲“在这场疫情之后,我才硬是发觉我们中国是真的好!”类似话语。对疫情的强有力防控使得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深刻地镌刻进了每一位国人的心中。这是人民对国家的信心!

决心——“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脱贫攻坚收官大决战的重大考验,部分干部心里也不免有些嘀咕“疫情影响那么严重,全面脱贫的时间表是不是要往后面挪一挪”。这是人之常情,毕竟疫情对于国民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但也低估了我们党、我们国家对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庄严承诺的坚定决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与脱贫攻坚收官大决战的双重考验,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战疫战贫两手抓”的铿锵命令。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一边忙于疫情防控工作,一边着手谋划所帮扶贫困户本年度的脱贫增收计划,力求尽量削减疫情对于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也陆续出台了“一篮子”政策帮助贫困人口冲抵疫情影响。在大到国家,小到帮扶干部个人的整个帮扶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各地陆续进行的各项脱贫成效验收反馈情况良好。“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不仅做好了脱贫攻坚这道“必答题”,更答好了疫情防控这道“加试题”。人民群众看见了党和国家致力于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

初心——“满腔赤诚始终如一,凌云胆气壮怀依旧”。2020年不仅是我们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年,也是我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在2020年10月23日的人民大会堂中,百战余生的人民志愿军老兵接受着来自全体中华儿女最崇高的敬意,是他们70年前的浴血奋战换来了共和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发展机遇。为了国家的独立、为了民族的复兴,“最可爱的人”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前仆后继地冲锋在炮火之中,长津湖、上甘岭、金刚川……志愿军战士的碧血浸染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他们没有自己的亲人吗?他们不想和平的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因为国家的和平需要他们冲锋,人民的幸福家园需要他们守护,是故“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而细究其根本,便是他们骨子里镌刻着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铁骨铮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未敢一刻遗忘。从70年前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到现时代的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的2020让我们听见了信心、看见了决心、践行了初心,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征程。我们将和无数中华儿女一同奋斗在这迸发向上的新时代,躬逢盛世,何其幸哉!奋斗吧,革命人!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

连续三周,全国黄金档电视剧收视榜首都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跨过鸭绿江》。它自去年底登陆央视一套,每一周收视率都在攀新高。实时关注度破3%,平均收视率超过2.5%,是央视一套近年来收视成绩最好的开年剧。

更难得的是,剧集播出后,参加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老战士给剧方写信,“一股中国军人的英雄气,在胸中激荡。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年轻的网友也在评分网站上留言,“从陪爸妈看到提醒他们准时追剧,铭记历史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无差别年龄段观众都在为这部电视剧点赞。在剧评人马庆云看来,《跨过鸭绿江》作为主旋律剧作,呈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它在战争气度、人物塑造、历史美学等方面都呈现出更新的语境,让历史照见了未来”。

从大局开始讲战争,让“一个小兵”视野大开

毛文戎老人是那位激动得给剧方写公开信的老兵。他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我是一个志愿军小兵,在朝鲜战场两年零五个月,先后在军司令部作战科、政治部秘书科、宣传科工作,在主攻团参加过反击战。但我对整个抗美援朝的了解是片面的,很有局限。《跨过鸭绿江》展现出一幅立体的、有声有色的历史画卷,使我视野大开……”

如同“当年的小兵”,今天的观众在打开这部剧时,也像进入了历史的课堂,从大格局开始了解战争。有别于以往战争题材剧常用炮火连天将观众引入现场,《跨过鸭绿江》反其道行之,剧中真正的入朝第一战,从第八集才姗姗来迟。剧本用整整七集的体量,满足观众对那场战争“硬核知识”的需求:抗美援朝,我们为何要打?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我们为何能够打赢?

通过高浓度的“文戏”,剧集为观众展开当年的历史大格局。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向来不惹事,也不怕事。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的侵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境,中国的国土安全、民族尊严、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侵害,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作何反应。是像麦克阿瑟断定的那样忍气吞声,不敢干预?还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伟大的中国人民选择了后者。《跨过鸭绿江》就用绵密的戏剧将那段恢弘历史细细讲来,既有宏观的角度,也有大量的个人微观视角。值得一提的是,剧中那些跨语言的对话,全部以不同语种原音呈现,制造了历史对话的现场感。

历史的画卷以符合当代观演语境的样貌呈现,年轻人对于我们当年为何战、怎样赢,有了更生动入微的认知。

塑造大人物也着墨小人物,让年轻的抉择感染年轻的心

《跨过鸭绿江》里当然有引领中国革命航程的大人物,它真实塑造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形象,讴歌了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但在塑造好大人物、革命英烈的同时,镜头也对准了荡气回肠战争里的普通战士,从可歌可泣的前线群像里凝练出一批质朴年轻人。

比如侦察排长郑锐,他出身普通百姓家庭,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当地一名公安人员。在得知朝鲜前线需要增援后,他第一时间收拾行囊,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他身上,承载着朴素中国人民“母亲送儿上战场,送了一个又一个”的浓烈爱国情。比如射手陆乘风,这位神枪手既是志愿军战士意志力、忍耐力的注脚之一,也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化身。汽车兵马金虎、战地医护金医生和王珍珠、战地宣传李干事、文工团演员郑双雪……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小人物形象贯穿全剧,“吃饺子”“合影”“送别”等平凡生活中的日常活动,从普通人的视角观察到了战争背景下的生活画卷,为严肃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注入别样的“亲历者”的气息。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战,先后有24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战士奔赴前线。当剧中真实的英雄与虚构的年轻人相得益彰,观众向英雄致敬的同时,也看见了无数“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的年轻人。这群年轻人铁了心跟党走,他们的抉择触动到今天荧屏前同样年轻的心,“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精神”真正藉由一部文艺作品让观众入了心、动了心。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4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在央视一套播出后高开高走,不但收视率表现亮眼,在豆瓣上更获得8.6分的超高评价。

《跨过鸭绿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制。

该剧由董亚春任总导演,余飞任总编剧,唐国强、丁勇岱领衔主演,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和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总制片人王雁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回忆起《跨过鸭绿江》创作过程中的种.种,感慨道,该剧取得如此好的播出成绩,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支持、主创的努力以及2500人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

找最专业的人,干最专业的事

王雁回忆,自己是在2019年6月底接到《跨过鸭绿江》这个项目的制作任务,8月项目正式启动。王雁表示:“这个项目交到我的手里,很幸运,要知道在我们国家有电视剧以来,没有一部是全景史诗式来表现抗美援朝的,今天由我来负责制作,很荣幸。我不把它看成一个电视剧,它是70年以后,对那些为了祖国把热血洒在异国他乡战士们的一个交代,它是英雄的赞歌。我希望呈现给广大电视观众的,一定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在电视剧的历史上能留下一笔的作品。我经常说,要找最专业的人干最专业的事儿。”

为了拍好《跨过鸭绿江》,主创团队筹备期间整理了130万字的资料,大家认真研读史料、仔细对待每一个拍摄细节,大到一场战斗设计,小到一封电报,都力求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比如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是剧组参考大量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按比例还原制作。书架上的书都是线装书,书里的每一张书签都由道具组人员仿毛主席字体手写而成。剧中海量的作战地图,美军所用地图与志愿军所用地图各有不同,每次战役地图的图标也有区别,即使这样每一张地图都请军事顾问校对过。

《跨过鸭绿江》本来计划2020年1月开机,先拍冬天雪地里的戏,由于新冠疫情的突然袭来,延缓了开机。直到2020年6月底项目重启,按照被告知的播出时间,“我们了解到,牡丹江往年11月才有雪,按拍摄期100天算,必须8月15日开机, 11月25日关机,幸运的话可以在拍摄末期把雪里的戏拍了。这样筹备期50天,整个后期时间只有15天。”因此将《跨过鸭绿江》的后期流程前置,与剧集的拍摄同步进行,并主持召开了30多人的后期流程协调会,会上要求“不但要边拍边剪,调色配音特效都要同步进行。保证拍完的时候,差不多完成定剪”。据王雁说:现在项目做完了,所有后期的人员都觉得后期前置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决定,它不仅可以使拍摄周期简短,还最大程度调动了各后期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他们的参与感。

重装设备的提前制造也是保障了剧组顺利开机的重要环节。4架道具飞机,9辆坦克装甲车,1000余支各类道具枪械,400多个场景,375个有名字角色,4万多群演,500多人美术置景团队,子弹打了8万余发,重新搭建了中南海、克里姆林宫、白宫……如此惊人的投入,都是为了成就《跨过鸭绿江》全景史诗式的呈现方式。对此,王雁表示,以这样的宏观视角来呈现,是要站在尊重历史的角度上,全方位地来让观众,了解这段历史。

“我们在《跨国鸭绿江》里表达得很清楚,中国人民一直都爱好和平,不想打仗,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我们只想要建设新中国。美国当时好像年钢铁产量是8700万吨,中国的钢铁生产量只有60万吨,相当于中国4亿多同胞,每家打一把菜刀的钢都没有。我们在千疮百孔的情况下,打还是不打?尤其是美国的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在这样的前提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当时在反复思考,艰难的抉择,最后就是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才决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要抗美援朝。我们这个剧的前7集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在展开。”

真正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王雁回忆《跨过鸭绿江》的拍摄过程,其中所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在牡丹江拍摄遇到了台风和连日的阴雨,道具坦克在泥泞的山路上走得特别困难,只能是每天拍摄前用数米长的卡车运到现场,再用吊车给吊到拍摄的位置,光是运输,在那种泥泞的路况,道路很窄的情况下,就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东北纬度高,冬天天亮得早黑得也早,天一黑,冷得手都伸不出来,拍摄时间很短,剧组经常半夜一两点、两三点就要出发,天一亮就拍。就这样一天只能拍摄不到10个小时。

后来,牡丹江的温度降到零下十几度,拍摄就更不容易了。“包括我们挖战壕都很难的,土都冻上了。”王雁回忆,拍冰雕连的时候,演冰雕连战士的演员们,拍每一条都要屏住呼吸30秒到一分钟,因为一呼吸,在极端严寒的环境下会呵出雾气。“虽然演员们是穿着棉袄棉裤,但趴在雪地上一会儿,就还是会冻得站不起来。想想我们的演员还是穿着棉衣棉裤,有的里面还有羽绒服,当年的志愿军战士们呢?零下几十度,穿得那么单薄。”

王雁表示,拍这部剧,主创们都受到了一次精神洗礼。“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觉得先辈们太不容易了。拍之前,他们都说我们《跨过鸭绿江》的拍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说,我们就能把它完成,70年前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用步枪、刺刀、手榴弹敢于与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抗衡,敢跟16个国家拼刺刀,今天我们只是拍一部电视剧,有什么完不成的?”

据悉,《跨过鸭绿江》整部剧有近50000个炸点,大量惊险万分的爆炸戏,是剧中壮烈战争场景最关键的视觉元素。王雁表示,对于剧中的战争场面,他和导演董亚春达成一致观点,就是要突出一个“炸”字。“敌人有飞机、坦克、大炮,炸的是什么?炸的是我们年轻志愿军坚守的阵地。”这是全剧非常让人震撼和心痛的场面。

王雁介绍,《跨过鸭绿江》组织了一个专门的特技拍摄组,单这个组就有100多人,7台摄像机,“我们整个剧组总共20多台摄像机,5个组,每个组平均四五台,但这个组就7台。”大量的战争和爆炸场面,如果用后期特效去做,一是难度高,二是非常耗时。还是实拍能比较高效便利的解决,特技组专门拍战争中的特技素材,“白天炸晚上炸,冬天炸夏天炸雪天炸,炸车队,炸坦克,炸火车,炸大桥,大炮打,飞机轰。整个特技组,任务量非常庞大艰巨。但是这个特技组替我们整个剧组解决了很多危险性问题,也提高了拍摄效率,7台摄影机,一次爆炸拍下来,近景、远景、中景、全景镜头都有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朝鲜战争的结果奠定了今天的世界格局;也是朝鲜战争的结果,保障了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平稳度过了它的襁褓期。这场战争的残酷和激烈程度令人不堪回首。也恰恰如此,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才更应该铭记这场战争。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拍摄这部影片不仅是给全中国人民看,也是给世界上热爱和平的人们来看。”王雁这样说道。

被问到最想通过这部剧传递给观众什么,王雁表示,想通过这个片子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畏强权的爱国主义精神,包括他们的钢铁意志和坚定信念。同时,他认为,抗美援朝先辈们的精神,并没有与时代脱节,并没有被当代年轻人遗忘。“每一个时代,年轻人都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

王雁说:“我们回顾历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崇尚英雄,歌颂英雄。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很优秀,比如说90后00后,这次抗击疫情,这些年轻人快速地成长起来,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承担了既危险又艰难的工作。每一个时代,从两弹一星,到抗美援朝,到中国制造,到北斗导航,这些了不起的历史背后,都有年轻人的身影。虽然时代在变,时代的主旋律在变,但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和每一个时代年轻人向上的、奋进的决心,其实是不会改变的。”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5

由余飞、辛志海、韩冬、郭光荣、王乙涵编剧,董亚春执导,唐国强、丁勇岱领衔主演,孙维民、王志飞、刘之冰、姚刚、王挺、王同辉、刘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战争剧《跨过鸭绿江》目前正在CCTV1播出。

1月19日下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主办,总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跨过鸭绿江》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与会领导、主创人员以及业界专家共同分享了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播出情况、创作历程,并从主题思想、艺术特点、时代价值等角度对该剧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解读。

《跨过鸭绿江》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建党100周年的献礼剧。

它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地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风范,讴歌了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召集人申积军介绍,《跨过鸭绿江》在CCTV1播出期间,破了近几年CCTV1的收视纪录,且仍然在持续上升的过程中。酷云的数据破4,豆瓣评分8.6,知乎9.0,口碑爆棚。

本剧总编审、总制片人王浩介绍了《跨过鸭绿江》的创作过程。在重大办专家的帮助下,主创以抗美援朝的重大史实为主体,从出兵决策,到五大战役,其中穿插了空战、细菌战等一系列内容,用最精彩的内容来主导情节的发展,全景式地展现了整个抗美援朝的过程。“我们通过审美的角度把事件演绎出来,让人物活起来。”

《跨过鸭绿江》的总制片人王雁表示,主创团队在一百天内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遭遇了台风、暴雨、严寒,主创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所追求的就是真实还原历史情境。整个团队后期前置、通力合作,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总导演董亚春分享了拍摄经验。在拍摄前主创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围读剧本、读史料。《跨过鸭绿江》的专业性很强,拍摄时在细节处下足了功夫。“毛主席的戏、美军司令部的戏,地图既要有区别又要精准,要经得住拍特写,电报文件都要认真核对史料。导演、美术、道具几个部门共同监管,同时还在不断请教专家。”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认为与以往惨烈、悲壮的战争片不同,《跨过鸭绿江》给人带来了爽感,是泪水与欢笑交织的痛快,也是由衷的自豪和感动。“从中国现实一直到国际视野,从一次次残酷的战争到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无不诠释着‘中国为什么能赢’这样的主题。”

在剧中的扮演解方的演员王同辉在研讨会上表示,因为解方的主要戏份在司令部,只有文戏,没有战争戏。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演每天现场带着演员研究角色,推敲台词,务必求真求细求实。“电视剧播出后,每当看到一些故事片段和英雄人物,还能让我热泪盈眶。”

彭德怀元帅的侄孙张峰也来到了研讨会现场,他表示大家都认为彭德怀是张飞李逵式的人物,但他只有为了完成战斗任务、严肃战场纪律时才发脾气。他认为这回丁勇岱老师的演绎是最好的,“原来我们都认为看到电视剧《彭德怀元帅》觉得董勇老师演得非常好,这次是真超越了。”

中广联副会长李京盛也参与了一部分创作。他表示《跨过鸭绿江》中的诗情饱满不仅仅是贯穿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豪情,更重要的是,“在一点都不失真的情况下,把被无数的影视作品表达过的桥段,进行了全新地、充满诗意地表达。”

原总政艺术局局长汪守德谈到战争场面,剧中的搏斗、冲锋、防卫都无比惨烈,让人感受到真实的紧张感。惨烈的战争场面搭配抒情委婉的轻音乐,构成了强烈的反差,比慷慨激昂的音效更加扣人心弦。这归功于导演深厚的功力。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表示,这部剧难就难在绝大多数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从毛泽东、周恩来、杜鲁门、斯大林,到彭德怀、麦克阿瑟等等。这些人从国家元首到将帅再到普通士兵,清晰勾勒出了战争当中的人性和人情。这是这部剧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原因。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认为,《跨过鸭绿江》基调是昂扬的,但悲情也非常深刻。正是这种真正的悲剧和崇高,深刻地凸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崇高精神。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表示《跨过鸭绿江》与之前虚构的同类题材电影不同,以往的很多经典影视剧基本上以虚构为主,这次则是以电视剧这一叙事从容的艺术形式,全景式、类纪实性、揭秘性地再现了抗美援朝这段伟大的历史。“《跨过鸭绿江》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七十年前,但在今天威力仍在。”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高级编辑陈芳表示《跨过鸭绿江》在宏观与微观,全景与局部,点与面的关照和兼顾上做得非常好。“书写宏大史诗的同时,对每一次局部战役的战术布局,乃至如何攻占一个高地,炸毁一个桥梁,都做了周到细腻的刻画。”

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跨过鸭绿江》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部全方位、全景式表现抗美援朝的史诗性作品。这部剧的成功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于我们制度的优势,由于党领导的文艺工作尊重人才、尊重规律,结出了一个丰硕的果实。

研讨会最后,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作出了宏观的总结。他表示《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很特别的电视剧,它是一篇短时间完成的命题作文,是一个大团队集体协同的结果,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体制优势和意识形态的管理服务。

“要拍好重大革命题材的剧,首先艺术创作质量是最根本的,其次要用电视剧的艺术形式调动人们的情感,做到打动人心。最后时机也很重要,去年是志愿军出国作战七十周年,是个非常好的节点。抗美援朝题材在今天具有非常重大的时代意义,它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去挖掘。”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 《跨过鸭绿江》电视剧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

★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感想范文5篇

★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5篇

★ 2021跨过鸭绿江观后感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2021建党100周年主题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 观看2021《跨过鸭绿江》心得与感悟五篇大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